根据影像判断,脑梗出血点主要集中在小脑位置。
在专业术语中,这个位置被称之为后颅凹,也就是俗语的“后脑勺”。
此处开颅较为局促、困难。
通行的做法是:颅骨钻孔后,用“鹰嘴”及“椎板咬骨钳”扩大咬除骨质,完成颅内清创修复后,咬成碎渣的颅骨无法重建,只好弃去。
术后,后颅凹会遗留一定范围的颅骨缺损。
稍微讲究一点的医生,会在这个位置植入一块金属钛网修复,但相比自体颅骨仍有不足、不便之处。
赵原选择的方法显得笨拙,甚至费功夫,用细头磨钻在后颅凹取下一片骨瓣,等修复好颅内的病灶,再将这块骨瓣贴合上去。
这个细节一般是被绝大多数主刀医生舍弃的,除了耗费时间,还会增加未知风险。
更重要的是,需要技术支撑。
不过,赵原是“原位骨瓣技术”的发明者,不存在技术障碍。